close

欲界眾生,生活在器世間,
萬事萬物皆因種種相而有種種名有相/無相/空相
學佛者,五蘊法的三個階段,須依序實證之~
如同蓋屋無法不打地基而蓋屋若有我,
則有我相佛既無我,
既無相既無相,怎有相可現?
佛無名相,人怎有佛可謗?
人若能謗佛,人人皆是佛的冤親債主也~
不知我為何物,怎能無我?
佛像有相否?有名稱否?
若無名相,則為何有佛之名號可唸,
有相可禮拜(塑像)?
修證至不執著於名相,
佛教名詞叫須陀洹佛像是木石所造佛並非木石
佛說:不得以身相見如來
要人學習佛菩薩的智慧
先從經藏文字下功夫 如同人乘船用槳,
抵達岸上即應放下槳 槳即是佛經中的文字名相
佛並未要人不用槳,
不用文字及名相因為乘船若無槳,船如何前進?
學佛必先學佛經中的文字名相
但是 我們曾見過在岸上行走
還拿著船槳的人嗎?
所以 當你已上岸
來到佛的面前時 為什麼還須要抱著佛經呢?
你已經與佛合一了
你與佛的慈悲相同 那裡還有彼此之分呢?
萬相歸一
那裡還有與佛不同的身相可見呢?
【慈悲門魚籃觀音大士法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