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考驗,能否過關,
存乎於每一個無所求,感恩的善念。
初發心不正及未真行道者,才有被障成功的可能。
大士已經降法旨,
初發心不正及未真行道者,才有被障成功的可能。
大士已經降法旨,
禁止所有的神靈附體,只准感應。
所以,想藉外靈附體在短期內有神通能力,
所以,想藉外靈附體在短期內有神通能力,
是大士所不允許的心念。
弟子們捫心自問:
弟子們捫心自問:
在遇到大士以前,自己就是個日行一善,
欲求人生真理實相的人嗎?
既然不是,有可能二年,有神通嗎?
來慈悲門是向觀音大士學慈悲,不是學神通。
有慈悲自然有神通。
既然不是,有可能二年,有神通嗎?
來慈悲門是向觀音大士學慈悲,不是學神通。
有慈悲自然有神通。
修行人只要起貪念,不管是為自己求或為他人求,
都會容易有外靈來與此心相對應。
機會是給準備好了的人,有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
能自有並令他有的人,才有行善積德的可能。
與佛菩薩相處,是用心
與凡人相處,是用金錢名利
經過了多年相處,
還不能辨別大士是佛菩薩還是凡人的人;
不知如何與大士相處的人,
有覺性否?有悟性否?
如果有能力回報他人的恩惠卻不願回報,
是自消福德的人。
如果付出小要求回報大的人,
初發心是為了自己要獲得,所以無善德
真經云:
若無平等心,魔道添一人~
如果弟子對大士好,是不捨的,
那麼大士對弟子好,為什麼是施無畏?
慈悲門入室弟子唸真經應悟經句,行菩薩道。
如果連自己的師父都不尊敬,怎麼可能尊敬眾生呢?
佛弟子時時要掃心地
2014.02.06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