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342156-3342137856

*人們要如何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心?

答案是先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做起!。

*學僧當世修禪自淨自了的修行者多,學菩薩累世行六度波羅蜜出污泥而不染的修行者希有。

*觀音菩薩累劫下生人間行佛道,必會依其因緣做很多利益眾生的大事。
而觀音菩薩對人們的大慈大悲,常會顯出人們的不善。
例如~菩薩為幫助受風災損害的果農,花了七千元買水果送給人們吃,菩薩自己一個都沒吃,還要被無法眼不識菩薩的人責備:
你為何以自己的善來突顯他人的惡呢?。

*佛菩薩並沒有分別眾生的善惡,是眾生自己做了善或惡的事來顯現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啊!
實相是眾生自己分別了自己。

*放大別人的善,縮小自己的善。放大自己的惡,縮小別人的惡。

*仔細聆聽世間的一切樂音,大自然的聲音;人們說話的聲音~
訓練耳根能聽出樂曲作者及說話者的心音意念。

*強壯的人為自己存在,更強壯的人是為他人而存在。

*看見種子不能同時看見果實,但看見果實卻能同時看見種子~從有知無。

*人們從痛苦中反證了快樂~
一直活在快樂中的人,就無法得知他人痛苦的感受。

*如何證明多數人們有疑毒呢?
菩薩觀察到人們在買賣時,買者會相信賣家的開價而不殺價的人~少,
不相信賣家開價或標籤標價而殺價的人~多。
這證明了人們彼此的不信任多於信任。

*慈悲是無條件的付出一切。
例如觀音菩薩行道時施財於窮人,
窮人就不會去做壞事(偷搶拐騙)。
因此,
菩薩掉了錢包仍然會覺得快樂,因為人們多數都想不勞而獲,所以撿到錢包的人必會快樂。
眾生快樂,菩薩就快樂,這就是佛菩薩才有的隨喜心。


*慈悲是損己利人的行為,不是二個字。


*自己還有想要須要的欲望與欠缺,是不可能佈施的。


※佈施的最高境界是三輪體空的無相佈施。

*會與對方計較彼此付出的多或少,代表彼此付出不是基於關愛,而是在利益交換。

*眾生付出是有條件的,眾生付出是痛苦的。當眾生付出越多,得不到想要的回報時,痛苦就愈大。


*學佛人當從不斷的佈施中學習觀音菩薩的無求與知足!


*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是聞聲救苦,聽到看到有人受苦,立刻會去幫忙,
而凡夫看到有人在受苦難,立刻就充耳不聞地離開。

※來慈悲門道場就是在學習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的精神。

*修行者有不斷行善的證量,才有經驗及能力引導人們如何有智慧的行善。

*真正的修行是不斷地改正自己的缺失,增長救苦的能力,可以隨緣救眾生離苦得樂。

*身邊有苦難的人,就立刻去幫忙,做善事不應透過別人來做。
例如:甲家中有急難須錢急用,應拿自己的錢幫助甲,不是自己不捨一毛反而去向別人募款來給甲。

*在受苦中還原諒敵人的~耶穌做到了

*行道者是孤獨的,
因為願力是自己的,不可能強拉他人一起依願行道。

*菩薩有轉危為安,轉惡為善的一切智。

 

鏡空 2014/06/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苦甜 的頭像
    苦甜

    萬物靜觀皆自得

    苦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