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與家人去桃園時,在水庫附近看到有一群信徒在集結
幾個師父帶領著他們魚貫的往水庫方向前進
看他們攜帶的旗幟似乎是某宗教放生團
老大問我:不是有在說放生會破壞生態,他們為何還要這麼做?
老大的問題讓我想起前陣子陳文茜發表了一與放生有關的文章引起不少爭議
回到家我把這篇文章:「在放生的旅途中」給找了出
(文章出處: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9926&page=1)
描述她跟著某宗教團體在某水庫放生了一萬四千斤活魚的過程及感想
文章一出,引發了動物保護團體及環保團體的嚴厲批評
網友也幾乎一面倒的撻伐陳文茜不該以公眾人物的身分宣揚放生這種宗教活動
這件事讓我思考良久...
宗教沒有錯,放生本來也是一種崇高的宗教實踐才是
那為什麼淪落到今天人人喊打的處境?
放生的原意到底是什麼?在宗教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佛教放生的源起,乃佛陀希望漁獵不要過度
這是一種萬物共生的概念,所以他希望網目能大到讓小魚流走
山林田獵則要依照萬物的生長週期,生育期、哺育期的動物不要獵殺
這是佛陀原始提倡放生的初衷,基本上是強調尊重萬物的生長
而後在佛教的演進下,逐漸演變成一種帶有特殊宗教意義的活動
但依然強調放生是以「救急」、「救活」為上,不可預定時程,不可預定地點
簡單來說就是:隨緣盡分、自然實踐!
時至今日,台灣民間宗教團體的放生活動固然是以善念為出發點
但定時定量恐變成叫人多捉些無辜動物甚至大量養殖來賣給你
定點則變成叫人在你放生後趕快來捉
未嚴加考量放生物種與環境的相容性更可能造成生態浩劫…
以至於慈悲的「放生」到最後卻變成殘酷的「害死」!
不僅違背佛教中放生的真正旨意,更對社會整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我相信提倡放生的宗教團體出發點都是良善的
那為何一項崇高的宗教實踐會引發眾多的爭議與批評?
我想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過度「儀式化」、「商業化」的下場
修行人不能只顧自己的宗教體現,認為只要「放了」就是積德揚善
殊不知放了以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反而可能讓你多增加了一筆冤債!
修行之人,不可不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