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弟子規解釋-1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照聖人孔子的訓勉所寫成的。
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要做到謹言慎行,說話要守信用。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要愛護所有的眾生,而且要親近有仁德的人。
上述這些事情都做到了以後,如果有多餘的力氣和時間,則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如果在呼喚我們,我們要馬上回應,不可以緩慢。
父母命令我們去做的事要趕緊去做,不可以偷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恭敬的聆聽。
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要順從父母的意思,趕緊改正過來。
冬則溫夏則凊 晨則省昏則定
這兩句話是出自於二十四孝黃香的故事,黃香在冬天的時候,會先溫暖被蓆再請父親入睡;夏天的時候會把被蓆扇涼了,再請父親入眠。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學習黃香主動體貼父母的精神。
早晨起床要跟父母道早問安,並問您們昨天睡得好嗎?黃昏回來的時候要跟父母親說我回來了,您們今天過得好嗎?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出去的時候要跟父母親我要去那裏,什麼時候回來;回來的時候要面見父母親說我回來了,以免父母親掛心、躭心。
我們的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做事要有始有終,不可以變來變去。
事雖小勿擅為 苟擅為子道虧
東西雖然很小,只要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去做。
如果沒有經過父母的同意就去做的話,則為人子女的品德、道德就會有所虧損。
物雖小勿私藏 苟私藏親心傷
東西雖然很小,只要不是自己的,就不行私底下藏起來。
如果把不是自己的東西,私底下藏起來的話,那父母親心裡就會非常的悲傷。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父母親所喜好的事物,我們要盡力的準備。
父母親所不喜歡的事物,為人子女,要小心謹慎的去除。
身有傷貽親憂 德有傷貽親羞
為人子女的身體,如果有所損傷的話,父母親的心裡會非常擔憂。
為人子女的品德、道德,如果有所虧損的話,則父母的心裡會感到非常羞恥。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母親是這麼的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又有什麼好困難的呢!
使父母親是繼父還是後母,討厭我們、或是生氣了責打我們,我們還是要孝順,這樣才是賢能的人呀!
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
母親如果有過錯的話,為人子女要勸諫他們,使他們更改過來。
勸諫的時候,臉色要很和悅,聲音要很柔和好聽。
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撻無怨
母親如果不聽我們的勸諫,我們要察言觀色,等父母親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諫。
如果父母親不聽我們的勸諫,我們的心裡會非常的悲傷而哭泣,縱使父母親不聽我們的勸諫,還責打我們,心中也不可以有所抱怨。
親有疾藥先嚐 晝夜侍不離床
母親如果有疾病的話,為人子女奉侍湯藥前,要先嚐嚐看溫度是否剛好。
在照顧生病的父母親,要不分日夜,不可以離開他們的床前。
喪三年常悲咽 居處變酒肉絕
果父母親很不幸往生的話,我們要為他們守喪三年,在這三年中,因為會常常想起父母親的點點滴滴,所以會悲傷哭泣。
為悲傷哭泣,所以自己的生活起居會有所改變,在這三年中,也絕對不可以喝酒吃肉。
喪盡禮祭盡誠 事死者如事生
為父母辦喪事的時候,要竭盡禮儀,祭拜的時候要誠心誠意。
對待往生的父母親,也要像生前一樣的尊敬他們、孝順他們。
對待往生的父母親,也要像生前一樣的尊敬他們、孝順他們。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恭敬哥哥姊姊。
弟姊妹要很和樂的相處的在一起,這樣父母親看了很高興,孝道就在其中了。
財物輕怨何生 言語忍忿自泯
與人相處,對於財物不要斤斤計較,這樣別人對你的抱怨就不會有所產生了。
對人要說好話,不說氣話或壞話,這樣別人和我們就不會有吵架或紛爭的事情發生了。
或飲食或坐走 長者先幼者後
不論是吃東西或者是坐座位、走路的時候。
都應該要讓年長的人優先選擇、走在前面、坐在前面;而年幼的人則應走在後面、坐在後面。
長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當長輩在呼喚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聽到了,要馬上代為叫喚那個人。
被叫喚的人假使不在的話,我們要主動向前詢問:「有什麼事需要幫忙?」,假使自己做不到,就要代為轉達。
稱尊長勿呼名 對尊長勿見能
在稱呼長輩的時候,絕不可以連名帶姓的稱呼。
在長輩的面前要謙虛有禮,不要表現自己的才能。
路遇長即趨揖 長無言退恭立
在路上遇到長輩,要趕緊向前鞠躬問好。
假使長輩沒什麼話要對我們說,則要恭敬的退立一旁。
騎下馬乘下車 過猶待百步餘
乘坐交通工具遇見長輩的時候,要趕緊下車,跟長輩鞠躬問好。
我們送客的時候,要等到客人走遠看不見了才能回來。
長者立幼勿坐 長者坐命乃坐
當長輩站著的時候,我們絕對不可以自己坐下來。
要等到長輩坐下來後,而且命令我們坐下,才可以坐下來。
尊長前聲要低 低不聞卻非宜
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不要太大聲。
假使回答的聲音太小聲,讓長輩聽不清楚,這樣也是不合禮儀的。
進必趨退必遲 問起對視勿移
有事要找長輩的時候,前進要快步的前進,退回來要慢慢的退回來。
當長輩在問我們話的時候,我們要站起來專心的聆聽,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
事諸父如事父 事諸兄如事兄
對待叔叔、伯伯、阿姨、嬸嬸這些長輩,要如同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地恭敬、孝順。
對待堂哥、堂姊、表兄、表姊,要像對待自己的哥哥姊姊一樣地恭敬、友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