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弟子規解釋-3
◎泛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 天同覆地同載
只要是人,應該要相親相愛。
同是天地所生,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
同是天地所生,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超。
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
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很好,聲望自然很大。
大家所佩服的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他會說大話。
大家所佩服的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他會說大話。
己有能勿自私 人所能勿輕眥
當我們有能力服務別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捨不得付出。
對別人的才華,應該學習欣賞而不是批評、嫉妒。
對別人的才華,應該學習欣賞而不是批評、嫉妒。
勿諂富勿驕貧 勿厭故勿喜新
對於富有的人不要去討好他,也不要在窮人的面前驕傲自大。
對於老朋友要珍惜,不要因為新朋友而忘記了老朋友。
對於老朋友要珍惜,不要因為新朋友而忘記了老朋友。
人不閒勿事攪 人不安勿話擾
對於忙碌的人不要用事情去打擾他,增加他的忙碌。
對於正在不安的人,不要用言語去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
對於正在不安的人,不要用言語去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說
對於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
對於別人的隱私,切忌張揚。
對於別人的隱私,切忌張揚。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稱讚別人的善行,就是行善;
如果別人聽到我們的稱讚,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如果別人聽到我們的稱讚,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揚人惡即是惡 疾之甚禍且作
張揚別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作了一件壞事。
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善相勸德皆建 過不規道兩虧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
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凡取與貴分曉 與宜多取宜少
財物的取得與給與一定要分辨的清楚明白。
寧可多給別人一些,自己少拿一些也沒關係。
寧可多給別人一些,自己少拿一些也沒關係。
將加人先問己 己不欲即速已
事情要加到別人身上之前,一定要先反問自己喜不喜歡。
如果連自己也不喜歡,那就要立刻停止。
如果連自己也不喜歡,那就要立刻停止。
恩欲報怨欲忘 報怨短報恩長
別人對我們的恩德,我們要時時想著報答;至於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一定要寛大為懷的把它忘掉。
怨恨不平的事在心裏不要停留太久,過去就算了;別人對我們的恩德一定要感念在心,長記不忘。
怨恨不平的事在心裏不要停留太久,過去就算了;別人對我們的恩德一定要感念在心,長記不忘。
待婢僕身貴端 雖貴端慈而寛
對待家中的婢女與僕人,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以身作則。
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寛大更可貴。
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寛大更可貴。
勢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無言
如果仗勢強逼對方,會誏人口服心不服。
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不會有怨言。
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不會有怨言。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 流俗眾仁者希
同是人類不齊 流俗眾仁者希
同樣是人,卻是良莠不齊。
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
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諱色不媚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
因為他說話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
因為他說話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
能親仁無限好 德日進過日少
能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真是再好不過了。
因為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
因為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
不親仁無限害 小人進百事壞
如果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
因為小人會趁虛而入,跑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影響,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因為小人會趁虛而入,跑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影響,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餘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 長浮華成何人
不力行但學文 長浮華成何人
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汎愛眾、親仁這些本分,一味死讀書。
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
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
但力行不學文 任己見昧理真
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讀書學習。
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對。
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對。
讀書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三種缺一不可。
心到、眼到、口到,三種缺一不可。
方讀此勿慕彼 此未終彼勿起
研究學問要專一、專精才能深入,不能一本書才剛開始讀沒多久,就羨慕其他的書,想要看其他的書,這樣永遠也定不下心來。
必需把這一本書讀完,才能讀另外一本。
必需把這一本書讀完,才能讀另外一本。
寬為限緊用功 功夫到滯塞通
在訂定讀書計畫的時候,不妨寬鬆一些,實際實行就要加緊用功、嚴格執行,不可懈怠偷懶。
日積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礙不通、困難有疑問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日積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礙不通、困難有疑問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心有疑隨扎記 就人問求確義
如果求學當中,心理有疑問的地方,就要隨時做筆記。
一有機會就向良師益友請教,務必確實明白它的意義。
一有機會就向良師益友請教,務必確實明白它的意義。
房室清牆壁淨 几案潔筆硯正
書房要整理清潔,牆壁要保持乾淨。
書桌上的文具要保持整潔,不要凌亂,這樣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書桌上的文具要保持整潔,不要凌亂,這樣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古時候的人寫字使用毛筆,寫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會磨偏了。
如果寫出來的字歪歪斜斜的,代表你的心,煩躁不安、定不下來。
如果寫出來的字歪歪斜斜的,代表你的心,煩躁不安、定不下來。
列典籍有定處 讀看畢還原處
書籍課本應該分列整齊,不要凌亂。
看完之後要歸還原處。
看完之後要歸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 有缺壞補之
雖然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放好再離開。
書本有缺損,應該就要修補,保持完整。
書本有缺損,應該就要修補,保持完整。
非聖書屏勿視 蔽聰明壞心志
如果不是傳述聖賢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書刊,都應該摒棄不要看。
以免身心受到汙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變得不健康。
以免身心受到汙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變得不健康。
勿自暴勿自棄 聖與賢可馴致
如果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也不必憤世嫉俗,看什麼都不順眼。
聖賢境界雖然高,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
聖賢境界雖然高,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
http://lily3691.pixnet.net/blog/post/41029116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