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護念你,你要知道,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共同尊敬的、共同景仰的,「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換句話說,你是阿彌陀佛的真學生、真弟子,你自然就得一切諸佛的護念。

那還操什麼心?還有什麼放不下?

我們的金錢、我們的財富、我們的房地,被別人侵佔去了、被別人奪去了。你憂不憂慮?真正信願行的人不憂慮。佛正叫我們放下,這正好是放下的時候。沒有人來奪取的時候,我還真的放不下,人家一奪取,太好了!一心念佛,什麼事也沒有了,豈不是好的增上緣嗎?他幫助我一把,把我往上推上去,提升了。我想上去還上不去,他這一把把我推上去了。不但不恨這些奪取我財物的人,反而感激、感恩。不是他,我很難捨,他這一逼,我非捨不可。我這一捨,跟阿彌陀佛又靠近一步,你說多自在,哪有不歡喜的道理。

再想想,「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到臨命終時,哪一樣東西能帶去?一樣都帶不去。與其在臨命終那個時候捨,現在捨不是更好嗎?捨得一乾二淨。

  在經典裡面,佛告訴我們,我們東西被別人奪去了,奪去了就是他的,我能不能再把它拿回來?不可以。你要再去拿回來,你就犯了盜戒。他奪取你的,是他偷盜,他犯了盜戒;你再把它拿回來,你又犯了盜戒,你盜他的。所以捨掉之後不再想。他如果再送給你,那他布施;他奪取了,就是他的財物。他盜,他有他的因果,我們如果再要把它拿回來、奪回來,我們也犯盜戒,我們也要墮落。這裡頭理跟事相當微細,不能不知道。他把我東西奪去,我為什麼不把它搶回來?世間人都認為這是合理的,但是佛講這不合理。還是佛說的有道理,你細細的揣想,佛講的有道理,一定要遵守佛陀的教誨。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實在講非常短暫。我這一次從澳洲回來,那天晚上,芽籠那個地方停電,停了兩、三個小時。我們門口有三株仙人掌,開了二十幾朵花,我們以前沒見過,仙人掌開花很希有。開的花是白色的,像蓮花一樣,我叫悟行師去照相,他照了二十多張。照片洗出來之後,花也沒有了,花就沒有了。我叫大家看看,你們看了有沒有悟處?大家看了之後,好像都沒有覺悟,那你就不如我了。我看到這個花,有高度的警覺,我有悟處。悟什麼?萬法無常,剎那生滅。你看到這個照片,以後永遠就沒有了,就這麼一次,就是按照相機那一剎那,你才曉得生命是多麼短暫。為什麼要造業?我們眾生的生命,就是那一剎那。剎那、剎那,我們叫相續相。《金剛經》上講,「如露亦如電」;如電是講真相,如露是講相續相。所以哪一樣東西不在說法?仙人掌開花,給我們說法,給我們說「萬法無常,如露亦如電」,不就給我們說《金剛經》嗎?我們在那裡看的是《金剛經》,金剛般若;你們在那裡看的,心是想入非非。這就是學佛跟不學佛不一樣處。

  你能這樣的深入,你才曉得,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哪一個境界不是「大方廣」?哪一個境界不是「佛華嚴」?哪一個境界不是「無量壽」?哪一個境界不是「清淨、平等、覺」?都在現前,只是你不認識。你要認識,你才懂得《華嚴經》上所說,「諸佛如來講經說法,塵說、剎說,從來沒有間斷,盡虛空遍法界,無時無處而不說法。」一切法在哪裡?一切法就在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中,可惜我們看不出來。給你提示出來了,好像閃電一樣,閃了一下、亮了一下,閃完了就沒有了,又漆黑了、又迷了。你怎樣保持你那個一念的光明,那就叫功夫。保持這一念智慧、保持這一念警覺,這個就是高度智慧。

  所以信願行,願是決定要生西方淨土。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為什麼?不生西方淨土,縱然出離十法界,證得法身大士,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夠圓成佛道。何況我們不要說是脫離十法界不容易,脫離六道都不容易。再說個不好聽的話,諸位一定要曉得,脫離三惡道都不容易。我們今天看芸芸眾生,造的什麼業?三惡道的罪業。

  三惡道是什麼罪業?佛在經上,大、小乘經都這樣說,常說。幾乎部部經上都說,佛是天天說、,提醒我們「五戒十善」。你身還造殺生、偷盜、邪淫,口妄語,五戒裡頭飲酒。十善裡面,口業,妄語、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妄語是欺騙眾生、不誠實,不是實話;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惡口是說話粗魯、罵人。意裡頭貪、瞋、痴。你造這個十惡業,果報就在三途。現在雖然還沒有墮三途,三途裡頭已經註冊、掛號,不久等著他去報到。誰不墮三途?誰不造十惡業。不造十惡業,反過來修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得來生的福報,來生還是得人身,享人間的福報。我們今天看現在這個世間享福的人,都是過去五戒十善有功,修行有功,現在他這個富貴是他的果報。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佛在一切經中如是說,我們要不能認真如是去做,那你就是自甘墮落,你這個信願行統統沒有,這怎麼行?

  行,就是老實念佛。沒事的時候,我們心裡一句佛號,決定不中斷,這一點很重要。念佛的人不要怕死。怕死,你的信願行全是假的。我 們念佛的人,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到極樂世界,就是要親近阿彌陀佛,愈早去愈好,你怎麼怕?又想去又害怕,那這成什麼話?這哪裡是真的?不可以害怕。愈早 去愈好,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五濁惡世,在這個世間受一天罪,為什麼不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去享福?親近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

經上講得很好,「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不是像這樣污穢的這個身體,一天不沖涼,毛細孔裡頭都放臭氣出來,有什麼值得可愛的?知道這個身不淨、不乾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都跟佛的身相一樣,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為什麼不去換這個身體,還留戀這個臭皮囊?對這個臭皮囊還留戀,你的「信願行」三個字,統統沒有,都是假的。

  所以真正念佛人,常常想死,不想在這個世間多活,常常想死。印光老法師他的念佛堂,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印 光大師修行那個關房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鋪蓋、換洗衣服,什麼都沒有。他的小佛堂裡面,一尊佛像、一本《彌陀經》,就是一本經書,佛像後面寫一個 「死」字,好大的一個死字,寫在後面。他老人家教給我們,如何修信願行?如何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一定要學他的辦法。我們不怕死,我們天天想死。世間人以為死了很可怕,我們這個死了是往生,我們這個死,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移民。我們脫離娑婆世界,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歡歡喜喜的去。我們捨棄這個污穢之身,得金剛不壞之身;捨棄我們這個惡臭的生活環境,到西方去過清淨的環境。這個才是發願,這樣才叫真修行。

  每一天晚上躺到床上,就想佛來接我,眼看著牆壁,看看佛有沒有來。天天想佛來,時時想佛來,中午休息睡午覺也想佛來,看看佛來了沒有。盼望、巴望著他,希望他早一天來,我天天盼望,總會把佛盼望來的。佛現在沒有來,我們還有點事沒完,什麼事?要把這個經講好,多幫助眾生一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多帶幾個人去。我們今天幹的是這個工作,這個工作有意義,其他的工作沒意義,這個工作有意義,多帶一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此地信,它後頭有慧,願後頭也有慧。沒有智慧的信,不是正信,所以信裡頭有邪信,他的思想、見解有偏差。願也要有慧,沒有慧的這個願不是真願,真信切願。我們今天講這個慧,慧落實,就落實在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讀誦、我們理解,依教奉行,你的慧就具足了。

  『香象』是代表行。「香象」,古德註解裡面,它是力氣很大。古時候科技沒有發達,運輸都要靠牲口。牲口裡面能夠負重,力量最大的是大象。象的力量比牛、馬要大得多,牛、馬拉不動的,象能夠拉。所以象代表大力,用它來比喻,我們的願行無邊、願行有力、願行大力,表這個意思。這是淨宗修行的三個條件,三個必須的條件,缺少一個都不行,一個裡頭出了問題也不行,一定要圓滿具足。具足信願行,你就決定往生。

恭錄於淨空法師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五集)註解講

http://www.facebook.com/leini5187#!/groups/167458170001458/permalink/3116243622515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苦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