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外表,因為你從鏡子裡就可以看到。

 

然而你知道你的內在嗎?

 

你可以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心、自己的個性、

 

情緒、感覺和思想嗎?

 

可以!這面鏡子,就是關係的鏡子。

 

從這面鏡子裡,你可以發現你不知道的自己。

 

 

舉例來說,你感覺某個人很不友善,然而當你認為他不友善,

 

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如何對待他?

 

你難道不是一樣友善嗎?所以,他是你的鏡子。

 

 

有人說你很小心眼,他亂說,但如果你很生氣,

 

找他議論,不就證明他說得沒錯嗎?

 

別人很沒水準,但如果你也有樣學樣,

 

那就表示你跟他的水準一樣,你從別人身上看到的其實是自己。

 

有些人或許會質疑,

 

「是他惹我的,不然我也不會這樣,怎麼能說我像他?」

 

 

當我們生氣時,會認為憤怒是由別人造成的,

 

而將情緒反應都怪到別人身上,那是正常的反應,

 

因為你看不到自己的內心,但如果你深入觀察就會明白,

 

造成生氣的主因,其實是自己那顆憤怒的心,

 

因為有些人面臨相同情況,卻不會如此生氣,

 

或是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對嗎?

 

 

如果我們被天空的宏偉壯麗所感動,

 

顯然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因為就在同一個天空下,

 

有些人或許一點感覺都沒有。我們對周遭人的觀感也一樣,

 

其實都反映出我們的內心狀態。

 

 

我們在情感關係中所發生的問題,

 

都反映出我們自己內心的問題。一個內在平喜樂的人,

 

他的人際關係就會平和喜樂。一個心中經常憤恨不平的人,

 

他的周遭就常有憤恨不平的事。

 

不管你跟誰在一起,你的先生、太太、朋友、同學、

 

情人或敵人,把他們當作一面鏡子,

 

你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真相。

 

 

哲人波頓.賀爾寫道:我用批評的顥微鏡看哥哥,

 

說:哥哥看來多麼粗糙啊!

 

我用輕視的望遠鏡看哥哥,說:哥哥是多麼渺小啊!

 

然後我看真相的鏡子,說:我與哥哥多麼相似啊!

 

 

別人的缺點,就是我的缺點;當我們評斷他人時,

 

其實也在評斷自己。

 

記住,下回當你指出別人的錯誤時,先停一下,

 

想想看,自己會不會也犯同樣的錯誤?

 

 

 

 

印度哲人克那穆提說過:要認識自己就要觀察自己,

 

在你和別人的關係裡知道自己實際上是什麼。

 

不管這種關係親密與否,自我都會從你們的關係反映出來,

 

讓你看到自己是什麼。

 

運用鏡子的概念,

 

我們就可以透過在關係中發生的問題反過來了解自己。

 

當你說:你不體諒我!想想看,自己是不是也沒有體讓對方?

 

 

當你說:你為什麼不替我想想?

 

想一下,是不是你也沒替對方想想?

 

當你很氣,”為什麼他老是這樣?”

 

反省一下,是不是也老是那樣?

 

你與每個人的關係,都反映出你與自己的關係。

 

關係出問永遠要檢討自己,在別人身上找問題是搞錯了方向。

 

 

 

 

 

 

圖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 我會馬上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苦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